
1. 团队规模和结构
-
精简高效的小团队:据称,《黑神话:悟空》制作完成时开发团队大约140人左右。相比之下,许多西方3A游戏的开发团队动辄数百甚至上千人。
-
多技能成员:团队中的成员往往身兼数职,能够跨领域工作,减少了对外部专业服务的需求。
2. 本地化优势
-
本土人才成本较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仍然较低,尤其是对于具有特定技能的游戏开发者而言。
-
文化背景的熟悉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背景使得开发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设计游戏内容,而不需要额外的文化研究或顾问费用。
3. 宣发策略
-
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与国外大作动辄上亿美金的宣发预算相比,《黑神话:悟空》仅用了约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宣传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口碑传播等方式实现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
-
数字发行渠道:首发主要依靠Steam等数字平台进行销售,避免了传统零售渠道带来的高昂分销成本。
-
08、历史机遇:外国3A游戏青黄不接之时,以及某些外媒媒体对游戏的打压造成的玩家反弹。
4. 技术选型与重用
-
09、使用成熟引擎:选择了Unreal Engine5这样的先进高效的游戏引擎,减少了从零开始构建引擎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
10、资产和技术积累:利用了之前项目中积累的技术和资源,大量扫描内容替代过度的原创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
11、敏捷开发:游戏科学及图形科学等团队采用敏捷开发,将制作需求拆分开来同步前进,减少了相对瀑布流式开发的反复与等待。
5. 专注核心体验
-
12、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玩法:《黑神话:悟空》将重点放在了战斗系统和叙事上,而不是追求全面但冗杂的功能集合,这有助于控制开发成本。
-
13、逐步迭代扩展:采取了先推出基础版本,再通过DLC等形式逐渐丰富内容的战略,这样可以在初期减少一次性投入。
6. 外部支持
-
14、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为游戏科学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财政补贴及其他形式的帮助。
-
15、熟人工坊:大量外包制作来自主创人员以往的积累的人脉,且是一群拥有同样价值追求的同好(自己卷自己),在价格上又给予优惠。事实上,国内很多制作团队也承接了很多国外3A大作的外包工作,具有相当丰厚的人才和技术累积。
16、其实现在的大规模游戏制作项目,已经是个非常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而游戏开发组更多是负责制定规则,提供标准,验收整合资源,所以所有《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员名单里的的研发参与人员为1400人,游戏科学占比10%。
17、综上所述,《黑神话:悟空》之所以能够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维持相对较低的成本,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条件,并且采用了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这种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其他小型独立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成功案例。
文章标题:项目管理典范:《黑神话:悟空》用同行10%的成本,成就爆款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ommunity.teambition.net/archives/4567